新形勢下建筑施工企業品牌建設的多維思考
★集團公司總部 梁曉東★
隨著建筑業增速放緩,行業已進入存量競爭時代,建筑施工企業面臨激烈的同質化競爭,品牌已成為建筑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品牌是品牌、品牌不是品牌、品牌還是品牌”三層境界,為我們揭示了品牌的真實價值,對外贏口碑、換市場——意味著信譽和市場,對內提管理、強效益——意味著管理和效益,是信譽的象征,口碑的基石。企業產品參與市場競爭有三個層次——價格競爭、質量競爭、品牌競爭。品牌做好了,意味著高附加值、高利潤和高市場占有率。
山西建工集團歷來重視品牌建設工作,經歷品牌梳理、品牌雛形、品牌傳承、品牌文化的發展過程。2016年至今已連續九年召開品牌創建大會,2021年起衍生為科技創新暨品牌大會,也逐步從品牌建設的八大內涵拓展至十大內涵(一次成優的品牌、不留死角的品牌、安全的品牌、最佳工期的品牌、低成本的品牌、科技領先的品牌、綠色的品牌、依法合規的品牌、黨建的品牌、高品質有尊嚴的品牌),涵蓋了工程質量、管理細節、安全保障、效率成本、技術創新、社會責任、制度規范、黨建引領等多個關鍵維度,為集團公司品牌建設指明了方向。
2025年,集團公司憑借在質量管理、文化建設、科技創新、品牌管理等方面的卓越表現,順利獲頒“第四屆山西省質量獎”,這是山西省質量管理領域的最高榮譽,同時也對我們企業的品牌建設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我們也意識到品牌建設絕非成績的簡單堆砌,更需要在體系建設上持續深耕、久久為功,方能體現品牌建設的“十大內涵”和高質量品牌建設的精髓。“開工必創”“一次成優”及“標桿引領”的局面尚未全面打開,成本精細化管控不強,提質增效最優成本內涵還未體現,均需要我們深入思考、不斷完善并持續改進。
質量是建筑施工企業品牌的生命線,項目是企業品牌建設的直接載體,項目的品質就是品牌的基石。這一點在河南金沙置業集團體現得淋漓盡致,其成功絕非偶然,而是在產品打造的各個環節精耕細作的結果。金沙集團憑借其極致的產品品質、持續的產品創新和口碑積累,形成強大的品牌效應,金沙集團就是房地產界的“胖東來”。
建投集團第一屆品牌大會也明確要求要堅持品牌為先,以高優獎項創建引領品牌建設,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做到開工必優、開工必創。
在山西省質量獎申報過程中,我們對企業的質量戰略進一步梳理、總結,明確了“建精品,樹豐碑,育人才”的質量戰略。集團公司在“十三五”期間,通過精品工程立柱架梁、以點帶面,實現了艱難的突破,進而在“十四五”明確要實現精品工程的規范落實、一次成優,展望“十五五”,集團公司將致力于實現精品工程全面開展的高質量發展局面。
新發展階段我們要堅持以“開工必創、策劃先行、樣板引路、一次成優”為思路指引、以“打造標桿、示范引領、以點帶面、全面提升”為機制保障、以“五年規劃—年度計劃—月度推進—過程十大節點控制”為推動舉措,確保“建精品”戰略落地。我們要始終秉持“專心專注 精心精品”的質量理念,壓緊、壓實分公司經理和項目經理兩級“關鍵少數”的質量責任,持續強化“開工必創”的意識,培養“開工必優”的習慣,堅定“開工必贏”的信念,項目施工建設的每一個環節都要遵循高標準、嚴要求的管理原則,持續打造精品工程,擴大品牌影響力,全面推動品牌建設高質量發展。
堅定不移推動“過程精品造就精品工程”理念的落實,打造過程精品,持續完善以“五年規劃—年度計劃—月度推進—實時跟蹤糾偏”的過程管控措施,不斷細化“十大節點”管控內容,用創優過程,力求實現“粗糧細作、出手即出彩、完工即完美”,達到水到渠成、一次成優的目的,彰顯最優成本品牌內涵。
為提升標桿項目實體質量標準,2024年集團公司在對標陜建集團的基礎上首次明確對標桿項目強制推廣的鏡面模板、免開孔柱加固、磨光收面等《質量標準化做法》。2025年在標桿項目質量標準上持續做加法,進一步提出螺桿孔封堵、木模免開孔加固、降板定型模具等標準化做法。下一步集團公司將進一步總結推廣實施經驗,結合對標河南金沙置業成果,細化完善標桿項目打造標準,通過提升標桿項目打造標準,做實做深精細化管理,穩步提升品牌影響力。
在2024年項目綜合檢查中加大實體質量考核占比,2025年將進一步優化實體質量考核內容,以工程實體質量作為衡量項目管理水平和分公司管理水平的核心指標,逐步提升基層單位對實體質量的管控意識。同時我們自2024年持續開展“精準交底夯基礎,總結培訓提能力”系列交底培訓活動以來,已累計開展現場實體質量交底6次,組織系列業務專項交底23次,穩步提升基礎管理水平。通過兩年的檢查考核變革和系列交底培訓,成效進一步凸顯,尤其是在主體結構、砌體結構實體質量提升方面較為明顯。下一步我們將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繼續查缺補漏,持續開展精準交底培訓,形成一套系統、完整的檢查要點,并全面應用至項目檢查中,以此不斷夯實質量管理基礎。
首先,“低成本”并不意味著降低工程質量,而是通過優化管理、技術創新、創效、提升交付服務能力等手段,降低工程建設過程中和后期交付運營維護的成本支出,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實現經濟效益與品牌價值雙贏。在建筑市場競爭激烈、利潤空間不斷壓縮的情況下,實現低成本運營已成為建筑施工企業提升品牌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持續做好設計與施工的融合
2024年提出加強設計與施工的融合管理,向前端要效益,打破部門、專業壁壘,聯動相關部門、設計院、內部專家推進可研優化、圖紙分析、設計深化、設計交底、前期策劃、方案優化、過程咨詢等服務工作,在工作開展的基礎上總結形成了《圖紙會審快速審查指南》。2025年強制要求新開項目落實應用,全面落實好圖紙預審工作。下一步我們將對落實應用情況進行復盤,優化圖紙會審指南內容,使其真正成為實用、好用的工具書,把好設計、施工優化的第一道關卡。
持續開展技術創新創效
2024年在落實設計施工融合工作的基礎上,收集基層單位和項目創效做法528項,舉辦技術創新助推降本增效成果交流競賽,并梳理形成160項推廣創效清單,2025年在集團公司內部推廣,為項目一線提供創效點,共享企業“紅利”,真正實現技術創新助推降本增效。技術賦能要從為企業降本增效的宗旨出發,同時力求實現雙贏,為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下一步我們將對應用落地效果進行分析總結,借鑒內外部創效案例、建筑業新技術、科技成果等,不斷豐富和完善創效清單,覆蓋各個專業類別,使其更具針對性,并逐步擴大應用范圍,真正以技術創新創效助力降本增效。
持續提升交付服務水平
為進一步規范房屋建筑工程交付和質量保修管理工作,2022年制定下發了《房屋建筑使用說明書示范文本(試行)》,2024年結合事故案例及相關質量維修問題進一步完善房屋建筑使用說明書內容,2025年又重點明確了使用說明書的同步移交要求。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完善模板內容,出臺其他專業的使用說明書示范文本,使業主、客戶對房屋建筑工程的產品屬性及使用注意事項有更全面、更清晰、更直觀的認識,有效提升工程交付服務質量和水平,減少因后期使用、維保不當造成的經濟損失風險。
不留死角的品牌:追求全方位精細化管理
在管理過程中要做到全面、細致,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每一個項目都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任何一個環節的疏漏都可能影響整體,企業應持續完善健全精細化管理體系,確保將管理觸角延伸到項目的每一個角落,從而徹底消除管理盲區。
安全的品牌:守護生命與企業信譽
安全是建筑施工企業的首要責任,也是品牌建設的重要保障。安全事故一旦發生,不僅會給施工人員的生命財產帶來巨大損失,還會嚴重影響企業的聲譽和形象。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管理理念,健全安全管理體系,建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對施工現場的安全風險進行全面辨識和評估,制定相應的防控措施,及時發現并消除安全隱患,樹立良好的安全品牌形象。
最佳工期的品牌:提升經營效率與競爭力
“最佳工期”并非單純追求施工速度,而是在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的基礎上,建立有效的進度監控和調整機制,運用先進的項目管理方法和技術,通過科學合理的組織和管理,實現工期的最優化。按時甚至提前交付工程,不僅可以滿足客戶的需求,還能提高企業的資金周轉率,為企業贏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科技領先的品牌:注入品牌發展新動力
科技領先已成為集團公司品牌建設的重要支撐,科技創新能夠顯著提高施工效率、保證工程質量、降低施工成本,為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和競爭優勢。應不斷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建立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加強與科研院校、行業協會等的合作,開展產學研聯合攻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積極引進和推廣應用BIM技術、物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先進技術,提升企業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要持續積累科技創新軟實力,使品牌建設與集團公司的發展定位緊密結合,緊跟建筑行業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趨勢,積極投身于技術研發與應用創新的實踐,不斷提高施工效率,確保工程質量穩定性,進而縮短工期,塑造具有科技領先優勢的品牌形象。
綠色的品牌:踐行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
打造綠色的品牌,不僅是集團公司踐行社會責任的體現,也是提升企業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的重要舉措。應積極推廣綠色建造和智慧建造技術,致力于在規劃設計、材料采購、施工過程到運營維護等各個環節全面貫徹綠色理念,推廣應用綠色施工技術,減少施工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為企業樹立鮮明的綠色品牌形象。
依法合規的品牌:構建品牌建設法治保障
依法合規是集團公司健康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品牌建設的重要保障。正如集團公司“12368”戰略行動方針的“1”即堅持一個原則:依法、依規、按程序。這是一切經營管理工作的總原則、總遵循,是推進全面依法治企、提高風險防控水平的基本要求,也是形成科學化、規范化、程序化企業治理體系的基本保障。只有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不斷提高全員的合規意識,才能有效降低管理風險,樹立依法合規的品牌形象。
黨建的品牌:強化品牌建設政治引領
黨建工作是集團公司品牌建設的政治保障和精神動力。集團公司應持續加強基層及項目黨組織建設,深度融合黨建工作與企業生產經營,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培養員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利用黨建文化引領企業文化建設,將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融入企業精神和價值觀,為企業品牌建設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障,打造具有山西建工特色的黨建品牌。
高品質有尊嚴的品牌:彰顯品牌核心價值
“高品質有尊嚴”是企業品牌建設的終極目標。高品質不僅體現在工程質量上,還包括企業的服務質量、管理水平、員工素質等方面。有尊嚴則要求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注重社會效益和員工的發展,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和社會責任感。集團公司應秉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全過程的優質服務,做到讓客戶滿意。同時,也要關注員工的成長和發展,為員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和發展空間,讓員工感受到企業的尊重和關愛,從而增強員工的歸屬感和自豪感。通過實現高品質有尊嚴的品牌發展目標,不斷提升企業的品牌價值和社會影響力。
總之,集團公司品牌建設的十大內涵相互關聯、相互促進,只有融合發展才能形成有機的整體。今后,集團公司將始終堅持以“12368”戰略為引領,以文化凝心、文化育人、文化興企為導向,樹立“和諧發展 合作共贏”價值觀,憑良心做事,用匠心成事,堅持“4321”質量行為準則,做到全過程管理的“十二個堅持”落地舉措,實現“五個100%”質量管理目標,全力以赴打造精品工程。
對于企業而言,品牌塑造絕非一蹴而就,而是一項長期且系統的工程,涵蓋了企業經營管理的方方面面,品牌建設之路依然任重道遠。未來,集團公司要持續深化品質管理、加大創新投入、強化人才培養、豐富品牌文化內涵、拓展傳播渠道,堅定不移地推進品牌建設戰略,持續將品牌建設的十大內涵貫穿于企業發展的全過程,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只有這樣,才能在經濟下行的逆境中立于不敗之地,才能打造具有競爭力與廣泛社會影響力的建筑行業知名品牌,才能實現企業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